返璞归真才是真的美味
形容食物好吃,人们常说“真是美味啊”。在潜意识里,漂亮的外观、美好的味道,似乎已经成了美味的全部。可静心一想,衡量美味有没有落掉什么其他标准呢?对了,那就是“营养”,而且是更重要的一个标准!
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度关注“美”和“味”,而忽视了“营养”。
为了使炸鸡块的油不起泡、并使鸡块维持一定的形状和口感,有餐厅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名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常用于玩具泥胶和化妆品中的化学消泡剂。
为了抑制霉菌、防止炸制食物的油变味变坏,有餐厅在油中添加了一种名为“特丁基对苯二酚”、具有一定毒性和致癌性的石油提取物,作为油的防腐剂。
知情人可能早就看出来了,这几件事都发生在国际快餐业巨头麦当劳的身上。笔者在这里声明:说这些事并无任何针对性,只不过今年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企业发生的“事”相对集中些。
为什么快餐企业总有事?问得好。快餐起源于国外,近20年被引入中国。快餐以一种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将食物制作工艺逐项分解、精确控制,最终产生了一种制作速度奇快、食品形状和口味几乎可以保持完全一致的生产方式。不难想象,在这样的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将每一道工序中可能出现的外观和口味上的偏差降到最低,不得不采用更多的食品添加剂。如此一来,快餐企业的事就可能会更多一些。
虽然中国是饮食文化大国,考究的中餐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都大受欢迎。但由于中餐的制作工艺很难实现标准化,因此中餐口碑虽好,却很少有中餐品牌能够像洋快餐那样独霸市场。这样的局面曾经一度被许多人认为是“中餐落伍了”、“赶不上世界潮流了”。岂不知,难以简单复制正式中餐的魅力所在:无法实现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使中餐远离了各式各样不必要的食品添加剂,更加专注于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保留,而非对食物外形的苛刻要求。
最近,《参考消息》刊登了一篇题为《中餐可助中国打造“软实力”》的文章。文中称,中餐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东西比中餐更有中国特色;在进行软实力竞争的时候,中国应该充分认识到事物的价值以及本国烹饪的潜力。由此可见,中餐的真正魅力,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现在的想象。
也许,我们可以对标准化生产出的快餐说一声:“下次吧。 ”并转身回到家中厨房,扎起围裙追求返璞归真的美味。
相关内容

中餐通讯月刊,全面昇级電子週刊!
09/11,2020【獨家專題】盤點成功中餐館背後的女人
女人像“水”,看似柔弱無力,內心卻有著綿延不絕的韌性... 12/10,20122024 世界 50 最佳酒吧 51-100 榜单揭晓,广州庙前冰室荣获第 63 名
10/14,20247-11便利店将关闭北美地区444家门店
10/14,2024“世界最佳餐厅”苏格兰开设海外首店
10/14,2024全美餐馆和超市或已中招!近千万磅肉类因致命李斯特菌风险紧急召回
1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