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亲

2007-08-13 15:00  来源: 网络

                                       作者:高钢

电话铃响起是在午餐最忙时段,对方声言找“头家”。除了外卖订单,别一概少理,按规矩回话:“正忙着,两小时后再打来。”

 

 

 

 

由于是匆忙的通话,并没有将这些事放在心中,然而对方果然守信,餐期忙过后,又来电话。他主动报上名字,讲明要找生意上的合伙人。

 

 

 

 

他称自己是位中国深圳地产商,手下的地盘建筑工人挖出了一座古墓,内有许多陪葬品,是一朝代的物品,基于知识所限,就不得而知了,但确信这堆古物会值几个钱。如果有人愿意与其合作去大陆,把它带出售后所得亦甚可观。

 

 

 

 

挖到古墓而不知会政府当局,与盗墓者有何差异?又将其偷运到海外,那是罪加一等。对于文物的出口,每个国家都有法律立管制。海关按规矩办事,主导着放行权。我分析并指出违法行为之不可取后,建议他们把在手的文物交还给政府,说不准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

 

 

 

 

以为挂线后事情就结了,谁知道第二天,一个人打同样的电话,但地点从深圳转到广州,想这个人并不是那么聪明吧,同谁讲过话也没记好。开始怀疑他所编的古墓故事只是一个幌子,深一层的内容,要等你上当后才真正知道。

 

 

 

 

近日,本地有人丢失了一张公司支票,居然被人盗用了。并在兑换支票的公司里提到了现金。他打电话到电话公司,把支票面上的电话号码转到一个不可以查到的电话号码上,当兑票公司要核对支票支付人资料时,打电话去了解,接听的就是盗票人的同路人,就过关了。

 

 

 

 

记得数月前网络上常收到非洲尼日利亚发出的信件,指明有过千万的美元等着你去领取。发信人自称是该国某银行的副总裁。有某人存有巨款,但在飞机失事后死去,没有亲属来领取。但他认为,收信者的姓与死者相同,总有些血缘,就是认领也无罪。凭他副总裁的身份,可以从旁协助,合力将死者的存款汇出来,到时分赃。他提供了联络方法,至于下文如何,也只有上当的人才知道。

 

 

 

 

从新闻报道中亦有很多透露出后续的故事,贪念者在与其联络,将自己的银行帐号奉上,帐内要有一定的存款,一是作为信用的保证,二是申请提出死者存款的手续费,三是批准后将款汇到此帐号上。待一切就绪时,对方已将帐内的存款全数过户,再联络时就音信全无了。

 

 

 

 

这种骗人的邮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内容也许有差异,但实质一样,以假乱真,希望能说服你引起贪念之心,上当而受骗。

 

 

 

 

在香港的扯旗山上,有座亭子曰:“老亲亭,[老亲],广东人喻「上当者」”。站在亭内而向下望,山下芸芸众生,「老亲」何其多!

 

 

 

 

小心!勿在美国当老亲!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中餐日报”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