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馔

2007-08-13 14:06  来源: 网络

                                           作者:古东

想象中的西班牙应该是个弦乐处处,温馨浪漫,被包围在橄榄树中,有高山的庇荫,又有海浪的点缀,既保留了阿拉伯人的神秘感,更承袭了罗马文明、文艺复兴与后现代艺术的魅力,令人神怡又迷茫的奇异之国。

 

 

 

可是,在你驾驶着敞篷车奔驰于逶迤的山间,当和煦的海风夹着咸腥味迎面扑来,或者在你躺在温软的海滩上,让粉嫩的白沙摩挲你疲惫的体躯时,恍惚间,你会以为自己正在圣地牙哥的湾畔驱车乘凉,正在新港城海滩消磨一个炎夏的假日。一样是长长的海湾,高高的棕榈树,黄黄的山岗,一样是红瓦粉墙的房舍,以及湛蓝湛蓝的海,是不是造物主已经江郎才尽,再无创意,只能依样画葫芦,把西班牙Copy给南美洲了,还是南加州与西班牙本来就是一队孪生姊妹,是无情的海浪把他们拆散了?

 

 

 

不过无论如何,只要稍待一会儿,你便会发觉,西班牙是不能够与南加州相比的,正如她未能与邻近的工业强国相比一样。虽然早在五百年前,南加州还是一片荒芜时,他们已经有了哥伦布,已经在航海事业上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但是,封建专制、独裁狂暴的王朝,始终未能给西班牙人带来好日子。而西班牙人似乎也不太争气,一直让坚持本土化、农村化的旧势力箝制着社会的发展。1992年的世运会和万国博览会,虽然曾经使这个沉静了几百年的国家重新成为世界的新焦点,但当时的巴塞罗那,也不过相当于当时倒数十年的香港,而其余的地方,恐怕要比10年前的中国大陆更加不如。这样一个保守落后的地方,又岂能与全面开放、执先进科技之牛耳,领世界潮流之风骚的南加州相提并论呢!

 

 

 

仅仅是来了几天,便总觉得好像有点什么不对劲。不能说西班牙人懒散,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实在教我们难以接受。他们每天起床就做工,直至中午二时才吃早餐,然后又回去睡大觉。整个下午都是陪周公去了,即使做餐馆的人也不例外,未到晚上八时不会开门。大家好像也不会饿肚皮似的,起码十点钟以后客人才会逐渐多起来,似乎此时才是他们一天的开始。

 

 

 

倒还是那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们稍觉悦意。譬如南加州有许多墨西哥人,平时听惯了墨西哥话,来到这里虽然一样听不懂,还是觉得有点耳熟。可惜是另外还有一种Catalunya文,听说是大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个独立小国的文字,仍然十分流行,这就怕连墨西哥人也不懂了。还有他们唯一的那句国际语——阿里阿多,尽管令人有点尴尬,原来他们把所有东方人都当日本人了,但听起来仍是颇觉顺耳。

 

 

 

还是把话扯回来。作为一个过路人,走马看花,说什么都是白饶,最切身的感受,莫过于吃它一顿了。而吃,也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以及它的文化和风习。

 

 

 

西班牙虽然未算太贫穷太落后,但是休想在此吃到精致的美食。

 

 

 

我们知道,西班牙人勇于斗牛。斗牛可说是西班牙旅游业的支柱,而旅游业又是西班牙经济的支柱。牛为他们制造财富,制造英雄,同时也制造食物。来到这个国家,你不能不看斗牛。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财源,也是他们的国粹。但与其说是斗牛,不如说是有预谋的杀戮,是玩血。如果是在其它一些西方国家里,斗牛勇士会被绳之以法。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引诱牛向穿上铁甲的骑士撞去,尽管消耗他们的体能,同时利用长剑长矛,不停的在它们身上钻撬。无论过程是多么的曲折奇妙,多么的紧张精彩,最终目的是要将牛刺毙,让刺牛者在众人的簇拥中,成为万人称颂的英雄。

 

 

 

每一场斗牛表演要刺杀六头牛。本来牛给刺毙了,拖到市场去宰了罢了。但听说这种牛是不能吃的,原因是其肉太硬了(我相信还是拿去卖了)。这么一件庞然大物,就只有两样东西大约五斤重可以下肚,那是牛尾和牛睾丸。牛尾不足为奇,牛的睾丸因为少见多怪,倒成了西班牙一道最具特色的名馔了!

 

 

 

有一个有点不成文的笑话:话说有一位游客,第一次见到人家吃睾丸,大惊失色,觉得太突兀、太离谱了。但是天天都见到人吃,渐渐就有点好奇心,有点跃跃欲试。琢磨着那家伙实在也是难得一见,过了苏州就没有船了,便大着胆子决定一尝。谁知等了半天,侍者给他端上来的,却和他见到的完全不同,不只特别小,还特别软。心里觉着有点蹊跷,就把侍者叫来,问他为什么这一盘和别人吃的不一样,是不是今天宰了一头乳牛?侍者好生为难,不知该恭喜他好呢,还是向他道歉才对。他嗫嚅着说:“告诉先生,他是一位大英雄,可是英雄也有失手的一天,这回斗下来,蛮牛赢了他了!”游客听了几乎呕了出来,拔腿便走,发誓以后再也不来西班牙玩了!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中餐日报”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