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业“人力不够, 机器来凑”

2023-06-10 00:28  来源: 网络

大温地区较早引入机械人来应对缺少人手难题是餐厅及火锅店等食肆,一些餐厅尝试借助科技手段,在基本不减少人力的前提下,提升人力效力,增加餐厅营收。

列治文某火锅店自一年多前引入机器人后并未减少全职员工数量,但少聘用了两名兼职员工。火锅店强调,机器人不是替代服务员工作,而是协助,“过去上菜、拿餐具、拿纸巾等工作都需要服务员来回跑,有了机器人之后,员工可以做一些更复杂的任务,省时省力,客观上提高了‘翻台率’”。

不少顾客表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餐厅里看到小型机器人在过道间穿梭,运送菜品。有顾客说:“相比服务员,机器人有时更可靠,不会把A桌的菜送到B桌,也不会在服务过程中临时被其他桌叫走”。


这款“消毒机器人”的“手臂”上有一个紫外线灯,可消毒房间内部分表面。


本地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公司Afunture Solutions技术部门负责人张先生介绍说,他们公司最早一批客户来自2019年至2020年。当时鲜有人愿意在疫情期间从事服务业工作,餐厅招不到人,只好“人力不够,机器来凑”。这一变化在亚洲尤为明显,北美地区进年来也逐步出现类似趋势。

张先生指,截止去年大温地区已有超过50间餐厅添置了他们公司的服务机械人,中餐厅占当中一半以上。这些机械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用于运送菜品,一类用于回收用过的餐具,承担的基本都是简单重复的“跑腿”工作。

他又指,目前餐厅多以租用的方式使用这些机器人,按大小和功能不同,价格为每月500至800元不等,租期三年。此外,亦有一些公司会短期租用,比如高尔夫球场,通常一年只租一两个季节。



大温不少餐厅引入了回收餐具的机器人,减少服务员来回跑动。


张先生说:“我们的销售人员喜欢和餐厅算经济账,这些机器人的成本平均一天最低只有17元,我们公司还负责维护,它们一天可以工作24小时,只需要充点电,但我们公司和餐厅都不认为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

在大温运营了一年多的机器人公司Galextek Technology则希望协助解决本省医务人员短缺问题。该公司行政总裁Seleen Ly接受本报访问时指,他们计划为卑诗市场引入三款机器人,其中两款可服务于医疗机构和长期护理院。

这两款机械人,一个是“消毒机器人”,它的“手臂”上有一个紫外线灯,可360度旋转,可按设定路线移动,可调节高度,可消毒房间内的物品(包括桌子、植物和墙壁)等。

另一个则是“安全机器人”,它有一个360度的摄像头,可在指定区域巡逻,检查是否有丢失的物品,是否有尚未关闭的门或可疑物品,并在发现安全隐患时通过手机程式通知监管人员。


根据餐厅的不同需求,这款小机器人可设计为送餐或送奶茶。(文莉莎摄)


Seleen Ly说:“根据我们的调查,机器人将是加拿大医护行业最受欢迎的解决方案。”她指,据了解,护士会在晚上查房,但同时还有很多文书工作,这些都需要在一个晚上内完成。当病人多的时候,做完一项,另一项工作就不得不堆积起来。而机器人可以协助他们送药、确保病人在房间以及病人的房间内没有任何危险。这些应用在日本等亚洲国家已完成测试。

不过她亦强调目前机器人的能力非常有限,她更愿意用“支持(support)”和“协助(help)”来描述机器人的功用和角色。

Seleen Ly说:“它们有‘手’,却没有我们这样的‘手指’,它们可以打开门,可以送药,却不能打字,不能注射。而对护士来说,打字和注射显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些仍然需要人来完成。”

Seleen Ly透露,他们已与卑诗多家医院和护理院沟通需求,她相信在未来6个月内可以在某间护理院内见到首个机器人。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中餐日报”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