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餐饮业在移民局突袭阴影下的坚守与抗争

2025-06-29 12:59  来源: 中餐通讯编


当金色灯光曾洒满 Lasita 餐厅的多汁鸡肉烤肉,当老朋友们在背景音乐中举杯畅谈,这家位于洛杉矶华埠的菲律宾餐厅曾是社区活力的缩影。但 2025 年 6 月 6 日晚,十余辆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的面包车划破了平静 —— 它们停在餐厅对面的停车场,瞬间让顾客与员工坠入 “恐惧不安” 的深渊。这场突袭不仅是执法行动,更像一块巨石,砸向以移民劳动力为支柱的洛杉矶餐饮业,激起行业在恐慌、经济冲击与道义责任间的艰难博弈。

突袭冲击波:从餐桌到后厨的生存危机

ICE 的突袭如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Lasita 联合创始人 Chase Valencia 回忆,突袭当晚团队陷入 “被动与震惊”,而随后预订量骤降、员工因恐惧请假,让本就依赖现金流的餐厅举步维艰。更严峻的是,整个大洛杉矶地区笼罩在 “自我封闭” 的氛围中:顾客担心外出遭遇执法,员工害怕上班途中被查,导致餐饮业陷入 “经济活动真空”。


数据揭示着行业的脆弱性: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指出,洛杉矶餐饮业员工中 79% 为拉丁裔,66% 为移民。这些 “默默的行业支柱” 长期以借来的或伪造的就业文件维持生计,而餐厅为压缩成本,对劳动力背景往往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 Kevin Johnson 直言:“餐饮业薄利运营的模式,本质上依赖移民劳动力填补低薪岗位的空缺。”Butchr Bar 合伙人 Bridgette Blackney 更感叹,移民工人以 “拼命工作、快速学习” 的韧性,支撑着后厨的高效运转,却在突袭中成为最易受伤的群体。

从恐惧到行动:餐饮业的 “权利觉醒” 运动

恐慌之下,餐饮业者开始自救。6 月 16 日,高地公园墨西哥餐厅 Nativo 的老板 Corissa Hernandez 举办 “了解你的权利” 工作坊,厨师、经理们挤满吧台,跟着组织者反复练习应对 ICE 的话术:“我不被授权与你交谈”“我拒绝回答任何问题”。这场由独立餐饮联盟与拉丁裔组织 Mijente 联合发起的培训,不仅是法律知识科普,更是一剂心理强心针 ——Johnson 教授认为,老板主动组织培训,本身就是对员工的 “情感安抚”,“让他们知道企业在与他们共担风险”。


餐饮业的应对措施从 “被动防御” 走向 “系统建设”。Lasita 重新开放时,后厨贴上 “员工专用,禁止公众进入” 的标语,员工被培训应对突袭的标准流程;Win-Dow 餐厅的员工走出厨房时会迅速锁门,周边经理建立群聊互通 ICE 动向;南洛杉矶的 Celia 和 Joe Ward-Wallace 夫妇则依托社区组织,建立 “突袭快速反应网络”,承诺一旦发现执法行动,立即通知周边居民 “到场提供道义支持”。这些措施背后,是餐饮业者对 “双重责任” 的认知:既要保住企业生存,更要守护员工的安全感。

道义困境与行业反思:当餐桌成为战场

突袭引发的争议远超执法本身。6 月 12 日,ICE 探员在 Silver Lake 区汉堡店 Win-Dow 就餐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发酵,员工称这一行为 “极具侮辱性”——“我们为你准备食物,你却在城市里对我们释放敌意”。公众对餐厅是否该 “拒绝服务探员” 的争论,暴露出行业的两难:拒绝可能招致更严格的审查,接受又被指责 “妥协”。American Gonzo Food Corp. 创始人 Paul Hibler 的质问道出无奈:“在如今的美国,我们该如何选择?”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执法程序的争议。社交媒体上流传着 ICE 探员未出示逮捕令便抓捕工人、甚至拘留美国公民的视频,让餐饮业者感到 “宪法权利被践踏”。Celia Ward-Wallace 指出:“今天是移民,明天可能是黑人、女性或 LGBTQIA 群体,这是交织的权利危机。” 这种危机感促使行业从 “单打独斗” 走向联合 —— 他们不再仅关注自身经营,更通过社区组织分享资源,将移民权益与种族正义、劳工权利绑定,形成更广泛的声援网络。

坚守的意义:当梦想与责任碰撞

“许多人开店是为了实现梦想,但现在我们有责任守护团队。”Corissa Hernandez 的话道出无数餐饮业者的心声。Lasita 在宵禁后将营业时间调整为午餐时段,即便销售额暴跌 73%,仍坚持为员工提供工时;Ward-Wallace 夫妇利用餐厅通讯系统,定期推送移民法律援助信息;更多餐厅开始梳理员工应急方案,确保突袭发生时有人能第一时间联系律师与社区组织。


这场抗争的本质,是对 “行业根基” 的捍卫。正如 Hernandez 所说:“没有移民,餐饮业无法存在。忽视他们,就是背叛行业的生命线。” 当 Lasita 的员工如今能更坦然地讨论安全协议,当社区在突袭时自发聚集形成 “人墙”,这些细节印证着:在 ICE 的阴影下,餐饮业正以食物为纽带,编织出一张关于生存、尊严与互助的网络 —— 而这,或许才是洛杉矶城市精神最鲜活的注脚。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中餐日报”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